一、广东围龙屋
围龙屋建筑始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
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左右两厢俗称横屋,在左右横屋尽头,筑起围墙形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的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有四至六条围龙。然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基本上都不是圆形的,是半圆形的,屋前定有一个呈半圆的水塘,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些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这种建筑特色就是主体庞大,为整个家族居住地,四周高筑墙楼,可以起到防御功效。这就反映了当时为避战祸,举家南迁的历史现实;而且这样居住在一起也加强了客家人的宗族观念。
二、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四合院的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学和等级观念。
三、陕西窑洞
陕北,山大沟深,万壑纵横。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 石窑 砖窑 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 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现在一般农户花2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很像样的石窑。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靠山式——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
下沉式——土坑窑,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
砖砌式——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
窑洞可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地制宜,冬暖夏凉,节约成本,别的盖房子是增势,添材料;窑洞减势,往外掏材料。
四、广西“杆栏式”
广西的“杆栏式”也称高脚房屋建筑,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在潮湿炎热的南方,既防潮,又通风,还可以御蛇、虫和野兽的侵害。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景洪的曼景兰村寨己出现了许多砖石、水泥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云南省内的出土文物已向开云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展现了秦汉时期云南干栏式建筑的真实风貌。至今,在中国南方,除傣族外,还有许多其它少数民族也是居住这种干栏式建筑的房屋。
材料体现地方特色,西南地方湿热,地上各种蛇虫鼠蚁多。干栏式立地高,避免潮气,和虫蚁入侵。
五、云南“一颗印”
云南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一颗印建筑紧凑,体现了西南地区的土地状况,都是坝子和河间谷底,土地小而零碎。房屋合拢,室内阴凉,适于南方温度。